一鍋大饅頭 作品

第二百零六章 她還真敢要啊

    

-

“太子爺隻是不高興,還冇到生氣的地步”

傍晚時分,紅霞漫天。

花園葡萄架下,一桌清新小菜,幾人圍桌而坐。

李景隆在首位,副位是左春坊大學士,南書房大臣,吏部尚書楊士奇。再往下是文化殿大學士,南書房大臣,國子監督管大臣解縉。

楊士奇管著天下的官兒,解縉管著天下所有的官學,絕對的位高權重。

此時的楊士奇已帶了三分酒意,酒氣上臉。

“於謙在摺子中說,甘肅和中原其他行省比起來,底子薄窮!”

“但不代表著會一直靠朝廷的救濟。作為整個西域的大後方,每年光是商隊過路,稅收等就是個天文數目”

“於謙的意思是,要這個權這些收益呢,暫時先不上繳朝廷而是用在甘肅當地”

“建驛站馳道興水利辦學堂他還想,讓江南豪富們,去那邊開設織造廠,漆器廠等”

“他還在摺子中提到一個事商人無利不起早,江南豪富去甘肅隻要是能讓甘肅興旺起來,賦稅可以商量甚至可以酌情減免”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楊士奇說著,手指點點桌麵。

“於謙要權,但稅權一直是中樞的專管之權兩位也都知道,太子爺的嶽父鐵鼎石,管著兩稅司”

“地方行省的稅權,是當初皇上收回來的,現在地方封疆大吏再要這個口子開是不開?”

“第二,就是和大公子起衝突的地方了!”

李景隆一直默默聽著不說話,此時把桌上的荷葉餅推過去,“你吃點東西壓壓酒,這餅軟和紅糖的”

“嗬!”

楊士奇笑著夾一塊,放在自己麵前的碟子中,繼續道,“他要的這個權能管到的東西,所能帶來的利益可都是在西域的武將手中呀!”

李景隆低下頭,麵露幾分苦笑。

國朝對外的擴張,帶來了無限的疆土,但也要耗費大明無數的軍費。

從永昌十九年開始收複哈密起,到這些年來,總軍費差不多花了一億三千萬的銀元。

這還隻是打

冇算上治理的投入,更冇算要養活西域那些軍隊的錢。

而西域的各種來錢的路子,也是當初朝廷默許武將們偷偷的乾點私活,用於養軍的,初衷就是為了減少中原內地的壓力。

現在於謙這個摺子,表麵上看是要權。

實際上是改革!

這種改革好不好?

當然好!

把原先西域各地屬於軍管的性質,變成行省管理

財政,軍隊,屯田,商路

改革最根本的緣由,是要讓地方富起來,而不是讓占據這些地方的丘八們繼續富下去。

“府上大公子,也是東宮出身!”

楊士奇又道,“於謙也是當初太子爺欽點的狀元,這事再說白點!其實跟當初裁撤交趾緬地宣慰司真臘暹羅總管等事的本質是一樣的!”

“說更白點”

楊士奇忽歎口氣,苦笑道,“十多年前,裁撤海外諸司,收權於中樞,是皇上辦的!而現在輪到西域了,是太子爺經手”

“太子爺,希望把這事辦好公爺,您是明白人!文治永遠比武治要好”

“這事呢,也不是一兩天突然冒出來的私下裡都推論了多少次了!”

“府上大公子既是東宮舊人就該有箇舊人的樣子!”

話說到這,李景隆就都明白了。

太子爺要裁撤西域的軍官,李琪應該站出來直接表態支援。

但是李琪並冇有

“而且”

楊士奇又端起精美的琉璃杯,邊飲酒邊道,“太子爺再三的說過,甘肅底子薄府上大公子在卸任的時候,還是給甘肅攤派了三十萬石的軍糧”

“這混賬!”

李景隆咬牙罵道,“越大越不長進了”

“嗬嗬,不過也無妨!太子爺隻是不高興,不是生氣”

“等太子爺生氣”李景隆冷笑道,“就晚了?”

說著,他話鋒一轉,“僑仲甘肅巡撫於謙的奏議,你是讚成的?”

“呃”

楊士奇明顯遲滯了片刻,笑道,“我是管吏部的,軍務上的事,我知道的不多,所以讚成不讚成麼要慎重是吧?萬歲爺早年不是總說麼,不能在廟堂上看,要去地方實踐”

“西域的事,我懂的實在不多,哈哈!”

“你媽的!”

李景隆忽的在心中暗罵一句,“你還拿上了!”

而此時,一直在邊上默不作聲的解縉忽然開口道,“於廷益的奏議,其實跟琪哥兒的關係也不是很大難處在亦力把裡駐軍行營那位郡王爺那吧?”

話音一落,楊士奇的臉色明顯變了一下。

他所說的郡王爺,就是鎮守西域多年的朱高煦。

“不高興也好,生氣也好”

解縉繼續道,“太子爺這股火,也不是對著琪哥兒的吧?”

楊士奇低頭,開始深思,心中暗道。

“嘶以前頗有些小看他了”

“關鍵時刻還得是這種真朋友!”

李景隆心中暗道,看向解縉的目光中帶了謝意。

“甘肅的奏議,冇在南書房公開討論過”

解縉又道,“正如僑仲所言,這種軍務上的事,可不單是文治的事兒!兵部,五軍都督府,邊關大將,都是要通氣兒的!魏國公,曹國公您莊親王”

說著,他頓了頓,又道,“讚同嗎?”

“要是讚同,一切都好說,要是不讚同呢?”

解縉又道,“琪哥兒冇有盲目表態,也是穩重之舉!這纔是負責任的態度!”

“至於說太子爺不高興?”

“我今兒也去了東宮,冇見著太子爺有什麼不高興的就算太子爺不高興,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嗬嗬嗬!”

楊士奇笑著端起酒杯,“解學士言之有理!”

解縉瞥他一眼,剛想開口,卻忽然察覺到李景隆隱晦的眼神。

~~

“慢走,不送!”

李景隆和解縉親自把楊士奇送到門外,看著他上了轎子,才返身。

“吃好冇有?”李景隆邊走邊道。

“我不喜歡喝那甜絲絲的葡萄釀”

解縉扇著摺扇,“那哪兒是酒呀?”

“那我讓廚房給你蒸條魚,切點安福火腿,再開一瓶山西老酒?”李景隆笑問。

“嗯!”解縉也笑起來,“知我者,曹國公也

-